(二)立足新时代:你们是余热生辉的"智囊团" 退休不是奋斗的终点,而是奉献的新起点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,老同志们以丰富的经验、深厚的学识和坚定的信念,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光发热。在乡村振兴一线,农业专家老陈带领团队研发出适合丘陵地区的小型收割机,让山区农民告别"肩挑背驮";在社区治理中,退休法官老杨牵头成立"银发调解室",运用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,成为基层治理的"稳定器";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,老教师们组成"五老宣讲团",走进校园讲述改革开放故事,引导青少年扣好"人生第一粒扣子"。 据统计,全国已有800多万离退休干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,成立"银发人才库"1.2万个,开展科技服务、文化传承、社区治理等项目20余万项。你们用实际行动证明,年龄不是障碍,初心永不褪色。正如退休医生李阿姨所说:"我们虽然退休了,但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,我们随时都在!" (三)面向新征程:你们是精神火种的"传递者"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而你们就是活的教材。你们的亲身经历,是改革开放最生动的注脚;你们的优良作风,是年轻一代最珍贵的财富。近年来,我们通过开展"老干部讲党史""改革记忆访谈"等活动,收集整理老同志口述史3000余篇,制作纪录片《岁月如歌》,让改革精神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的光彩。在党校课堂上,老同志讲述的"蛇口精神""小岗故事"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;在机关单位,年轻干部与老干部结成"师徒对子",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智慧。 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,老同志们积极拥抱新技术,通过短视频、直播等形式传播正能量。退休干部王爷爷的抖音账号"老改革者的日记"拥有50万粉丝,他用镜头记录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对比,播放量超过1亿次;退休教授刘奶奶在B站开设"传统文化讲堂",将端午习俗与改革精神结合起来,受到年轻网友的热烈欢迎。你们用创新的方式,让历史记忆走进年轻人的世界,让改革精神跨越时空界限。 三、以文化之笔,续写新时代奋斗华章 (一)品悟端午文化,汲取奋进力量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蕴含着"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"的创新精神,"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"的民本情怀,"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"的执着信念。这些文化基因,与改革开放"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"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,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。今天的文艺汇演,既有传统龙舟舞、楚辞吟诵,也有现代情景剧、歌舞表演,正是要通过这种古今交融的形式,让端午文化成为凝聚人心、激励前行的力量源泉。 (二)弘扬改革精神,应对时代挑战 当前,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我国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。在新的赶考路上,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弘扬改革开放精神,更需要发挥老干部的经验优势。近年来,各地实施的"银发经济智库""老专家科技服务团"等项目成效显着,老同志们在产业升级、基层治理、生态保护等领域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。希望更多老同志发挥"传帮带"作用,将改革攻坚的经验转化为破解难题的"金钥匙",为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。 (三)携手银发力量,共赴复兴征程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,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。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"用心用情、精准服务"的要求,不断完善老干部服务体系,让老同志在政治上有荣誉感、组织上有归属感、生活上有幸福感。同时,也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关心支持党和国家事业,多提宝贵意见,多献发展良策,在文艺创作、文化传承、社区服务等领域展现新作为。 同志们,朋友们!粽叶裹着的,是千年文化的厚重;丝线系着的,是改革精神的传承。今天的文艺汇演,既是一次改革成就的集中展示,更是一声新征程的进军号角。让我们以端午的龙舟为舟,以改革的风帆为帆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,携手共进、奋勇前行,让老干部的银发与时代的朝阳交相辉映,让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! 最后,祝愿各位老领导、老同志端午安康、身体健康、阖家幸福!祝愿本次文艺汇演圆满成功! 谢谢大家! |
【免责声明】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个人学习研究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