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文参考网 网站首页 思想汇报 查看内容

新时代青年入党思想汇报

2025-5-15 22:10| 范文参考网

敬爱的党组织:
  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时,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寄语 ——"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",如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。作为一名发展对象,我深刻认识到,这十二字要求不仅是党对青年一代的期望,更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须肩负的使命。结合近期对 5・12 地震感人故事的学习,那些在灾难中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,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诠释。以下,我将从四个方面汇报自己的思想感悟。
  一、以理想为舵,锚定青春航向
  理想是指引人生的灯塔,更是激发奋斗的动力。在 5・12 地震的废墟上,无数青年志愿者怀揣着 "救人于危难" 的信念,从全国各地奔赴灾区。他们中有的是大学生,有的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,放弃舒适的生活,在余震不断的险境中搭建帐篷、运送物资、安抚伤员。正如北川女孩张凤,在失去双腿后依然树立 "帮助他人走出心理阴霾" 的理想,最终成为心理咨询师,用自己的经历照亮他人心灵。这让我明白,新时代青年的理想,应与国家前途、民族命运紧密相连。我们要将个人追求融入 "第二个百年" 奋斗目标,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 "精神之钙",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 "青春之梦",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坐标,让理想在服务人民、奉献社会中绽放光芒。
  二、以担当为帆,勇挑时代重任
  担当是青年的精神脊梁,是面对困难时的挺身而出。地震中,26 岁的教师袁文婷连续 13 次冲进坍塌的教室救人,最终用生命诠释了 "教师的担当";消防员倒挂着钻进废墟缝隙,不顾手臂被钢筋划伤,只为抓住被困者的手。这些场景让我深刻体会到,担当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、日常工作中的主动作为。作为发展对象,我在校园中主动参与志愿服务,在社区疫情防控中承担信息登记工作,在班级事务中积极协调同学需求。这些经历让我懂得,担当体现在每一次迎难而上的选择中。新时代青年应当摒弃 "躺平"" 佛系 "心态,在科研攻关中勇挑重担,在基层一线中锤炼本领,在急难险重前冲锋在前,以" 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 " 的胸襟,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。
  三、以吃苦为径,磨砺坚韧品格
  吃苦是成长的必修课,是成就事业的基石。5・12 地震救援中,医护人员在临时手术台上连续奋战 48 小时,汗水浸透衣襟却无暇休息;救援队队员徒步跋涉数十公里,在泥泞山路中运送物资,双手磨出血泡仍咬牙坚持。这种 "吃得苦中苦" 的精神,正是新时代青年不可或缺的品质。回顾党史,从长征路上 "半条棉被" 的温暖,到北大荒垦荒者 "战天斗地" 的坚韧,吃苦精神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。在学习生活中,我曾为准备科研项目熬夜攻关,为服务大型活动连续奔波,这些经历让我明白:吃苦不是盲目受累,而是在磨砺中增长才干。我们应当主动到基层一线 "蹲苗淬火",在困难挑战中 "摸爬滚打",以 "宝剑锋从磨砺出" 的觉悟,将吃苦转化为成长的养分,锻造抗压担当的 "硬脊梁"。
  四、以奋斗为桨,书写青春华章
 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,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。地震幸存者李安强在截肢后,不仅学会使用假肢行走,更创办康复中心帮助他人,用奋斗实现了从 "被守护者" 到 "守护者" 的转变。这让我想起航天领域的青年团队,平均年龄 30 岁的 "嫦娥" 团队、"天问" 团队,用日夜攻坚让 "星辰大海" 的梦想照进现实。作为学生,我在专业学习中始终保持勤奋态度,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创新,努力将 "奋斗" 融入日常。新时代青年的奋斗,需要摒弃 "短期功利" 思维,以 "钉钉子精神" 持之以恒,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。无论是科研创新的 "持久战",还是乡村振兴的 "攻坚战",都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,用汗水浇灌梦想,以实干成就未来。
  结语:以青春之我,筑时代之基
  从 5・12 地震中挺身而出的青年志愿者,到新时代各行各业的奋斗者,历史和现实都在印证:青年的模样,就是中国未来的模样。作为发展对象,我深知自己距离党组织的要求还有差距,但我将始终以 "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" 为行动准则,把对党的忠诚融入血脉,把对人民的热爱化为行动。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,我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,在理论学习中坚定信仰,在实践磨砺中增长才干,努力成为可堪大用、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,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!
  请党组织继续考验我!
  汇报人:XXX
  2025年 X 月 X 日
来自:综合网络  

  【免责声明】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个人学习研究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

© fanwencankao.com 手机版 范文参考网 ( ICP备2024047168号 )

Email:fanwencankao@163.com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