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三)注重技管并重、创新发展。近年来,随着信息化、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,国家秘密的存在形态、处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,必须注重技术防护与管理措施双管齐下,构筑起集人防、物防、技防于一体的综合防范体系,确保国家秘密安全。这次保密法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保密管理措施,提升了保密管理效能,同时更加注重科技在保密工作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,新增了涉密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和风险评估相关规定,对用于保护国家秘密的安全保密产品、保密技术装备等提出明确要求。创新发展是保密工作与时俱进、更好维护国家秘密安全的内在要求。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保密工作,必须主动适应保密形势任务要求,应势而动、顺势而为,加强保密理念、体制机制、方法手段和科学技术创新。这次保密法修订创新管理机制,完善管理制度,鼓励和支持保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,强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旨在激发保密科技创新主体活力,加快实现保密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,提升保密工作体系对抗能力。 (四)注重精准保护、保放适度。信息公开与国家秘密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,是辩证统一的,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。该公开的不公开,不该公开的公开,都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。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关系,关键是要做到依法公开、依法保密、保放适度。这次保密法修订充分考虑了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,进一步强化国家秘密的精准保护,最大限度保障信息资源合理利用。修订后的保密法明确,保密事项范围的确定应当遵循必要、合理原则,进行科学论证评估,从源头上提升定密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;将国家秘密的定期审核修改为每年审核,督促机关、单位及时审核已确定的国家秘密,推动及时解密。此外,增加了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专门条款,建立起信息公开的“安全网”,做到该保守的秘密坚决守住,该公开的信息依法公开。 三、宣传贯彻实施好保密法,为维护国家秘密安全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,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。要把学习贯彻保密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,在保密法的学习宣传、贯彻实施上下功夫,全面提升保密工作的法治化水平。 (一)要提高政治站位,增强国家安全意识。深刻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,深刻把握“两个确立”,自觉践行“两个维护”,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,自觉在政治立场、政治方向、政治原则、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要强化理论武装,提升抵御风险能力。充分发挥“关键少数”示范带动和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,把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,融入党员干部日常教育,通过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,抓实党员干部国家安全教育。开展“济青智汇”青年学习活动,加强青年国家安全教育。要强化责任担当,筑牢国家安全防线。通过开展警示教育,以案释纪、以案释法,教育提醒党员干部以案为鉴、警钟长鸣,提高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法治意识和保密意识,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守土有责、守土负责的责任意识,守牢国家安全底线。 (二)广泛组织学习宣传。机关行政管理部门、保密工作机构及保密干部要带头学习保密法,先学一步、学深学透,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国家秘密的能力和水平。要坚持把国家安全工作摆上重要日程,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领域、每个岗位、每个工作环节,深入开展“国家安全教育进机关”活动,增强党员干部国家安全意识,确保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、市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。要结合保密宣传月广泛开展保密普法宣传活动,在全局营造保密工作良好氛围。要结合驻村帮扶、双报到等工作,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,涵养全民国家安全意识,筑牢维护国家安全人民防线。 (三)全面抓好法律实施。要认真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,依法设置保密工作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保密工作,形成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的保密工作格局,确保保密法规定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。局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要模范贯彻实施保密法,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,把法治原则贯穿到保密工作全过程、各方面,扎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,坚决追究保密违法责任,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国家秘密的能力和水平。 (四)抓紧完善配套制度。局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保密工作机构要以保密法修订为契机,及时制定修订我局的保密制度,确保与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紧密衔接。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保密工作,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强化使命担当,严格依法治密,认真履行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、保国家安全、保人民幸福、保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,不断推进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保密力量! |
【免责声明】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个人学习研究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